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二辑…
【遇见·宝藏】活动招募丨走进…
南宋都城临安的岁时节日——西…
作家回家:孙昌建在浙江文学馆…
 
特别关注
 
半个世纪九堡人写在纸片上的历…
皋亭万树桃花红
一篇“石破天惊”的报道
吴山明笔下的黄宾虹像
禹杭履迹
 
那些杭州著名寺庙,为什么都建在山泉溪流边?
来源:杭州文史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1-12

东晋咸和元年(326),西印度僧人慧理不远万里来到今天杭州北高峰下,在南北两涧与金沙涧交会处兴建了灵隐寺。它隔北涧冷泉溪段与飞来峰相望,直到千年后仍在原址。

灵隐寺

微信图片_20230112103214.jpg

此时,“永嘉南渡”的北方士人们,正在江南进行第一次山地大开发。当时的江南,洼地丘陵连绵,出行不便,因此山寺选址也适合选在便于水路出行的高处:灵隐寺选址在飞来峰东北角两涧交会的缓坡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交通便利之外,沿溪建寺还便于获取冷泉溪的优质生活水源及防火防洪。

营建灵隐寺的同时,慧理也留下了“连建五刹”的传说:灵隐寺、翻经院(今下天竺),两寺之间还有灵鹫寺、永福寺(灵隐寺西)、青芝坞灵峰寺和北高峰灵顺寺,这是一个以飞来峰两涧及金沙涧水系串连的山寺群雏形,更是一个山寺溪流文化系统、人文景观系统。

东晋南朝时,人们将座落于中心城市郊外的住所通称为“郊居”,它往往是士人们在“归去来兮”“弃江海之远”后的“桃花源”,它往往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城市设施的双重便利,成为士人们理想的隐逸之地、精神归处。这其中,宗教因素、尤其是佛教,对“桃花源式郊居”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山寺就是其最典型形象。慧理建灵隐寺,正是在此时代思潮中,融入宗教精神完成的。

“故老云杭之诸寺,灵隐秀气、虎跑清气”,灵隐寺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山峦环绕,飞来峰兀立于中,与西北北高峰、美人峰间形成北涧谷地,又与西南天喜山、东南天马山、月桂峰构成南涧谷地,东北则呈缓坡形态的扇形平原;两涧汇流后的金沙涧,就在这段缓坡上向东流向西湖,结合山、石与丰富植被,便形成了“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的优质景观。其间主要寺院,如灵隐寺与三天竺,沿溪谷呈线状布局,形成了一个“从天竺飞来”的佛国胜地——它与钱唐县城从精神上分隔成了两个世界,并通过溪流连接。

隋开皇九年(589),置“杭州”,两年后开始营造杭州城垣。不久,杭州又随着大运河开通而成为“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重要交通枢纽,迎来了一轮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飞来峰两涧流域的山寺体系建设,渐渐趋向成熟。隋开皇十五年(595),僧人真观改建翻经院为天竺寺;唐代西湖成型、淡水化完成,杭州水利体系基本建立,杭州泉溪系统格局也随之奠定。在此背景下,虎跑定慧寺、韬光寺等,陆续在金沙涧、龙泓涧、慧因涧旁建了起来。这个山寺群中,后世还有虎跑、龙井、理安诸寺陆续兴建,也都是泉旁建寺、以泉而名。据统计,自东晋灵隐寺之后千余年间,杭州历史上有案可稽的郊居山寺,至少有49个与泉溪联系密切。

“以有形言无形”,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对于水的基本哲学、文学认知,也是借助自然水体营造景观的基本法则。飞来峰山谷,已然限定了原本“无形”之水环绕飞来峰、流向西湖的溪流形态:灵隐在杭州城西十二里,从杭州城西北钱塘门外出发,过葛岭而西,就是金沙涧汇入西湖的金沙港,与《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入桃花源历程极为相似。访客若要去灵隐,可由金沙港登船出发,“缘溪而行”,而唐代栽种的九里松沿途松树夹道,与溪流相伴而行,景致也与“桃花林夹岸”异曲同工;继而一路“泛舟入灵隐”,进入以灵隐寺为核心的山间领域——文化意义上的“另一个世界”,然后才“舍船”入寺。

由于风景优美,唐代灵隐寺、天竺寺还成了士人诗文关注的重点。这其实是慧理沿溪建寺及东晋“桃花源”人文意蕴的深化和延伸。唐诗里,瀑布、飞泉和洞壑,都是冷泉溪和飞来峰景观的重要元素。奇石之外,当时的飞来峰,还有满目青翠的藤萝、薜荔,溪流中点缀着砂石、苔藓,如方干《题飞来峰》诗里:“邃岩乔木夏藏寒”,可见飞来峰岩洞清凉可以避暑的特点,在唐代也己被发现。

唐代杭州新建山寺其实并不多,却大多成为独特古迹,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开创者在“桃花源”式景致中的交游和雅集活动,比如韬光庵,建于飞来峰北涧的一条支流——西涧的最高处,创建者韬光禅师是时任刺史白居易的诗友,山寺也因此知名。韬光禅师的“引水种金莲”及“烹茗”活动也因诗文流传,被认为是杭州山寺引入茶文化的第一人。

虎跑公园

微信图片_20230112103217.jpg

虎跑定慧寺中的虎跑泉,则是虎跑溪正源。元和十四年(819),百丈怀海禅师的弟子寰中禅师,在大慈山虎跑泉边结庵。有唐一代,这所山寺留下了寰中与一众禅宗高僧如南泉普愿、临济义玄等人的交游传说,中和年间(881-884),寰中圆寂,留下墓塔“定慧塔”,而他所建的大慈庵,也因此改称定慧寺。


由唐入五代,由于统治者吴越钱氏家族大力推崇佛教,杭州进入了山寺建设的大活跃期,不仅修复、扩建了唐以前建造的二十多个寺庙,更新建了三百余座寺庙,梵呗声响彻城区交通便利之所及郊区山间:龙井寺、云栖寺、玉泉寺、净慈寺、慧因寺等与泉溪关系密切的山寺,几乎都创建于这一时期,古代杭州郊居山寺的基本格局,至此己经完成。

杭州山寺建设的下一个鼎盛期,是在南宋。1138年,杭州成为南宋行在,郊外山寺建设也随着城市发展、朝廷提倡而趋向大繁荣。此间,山寺群落配合山水景色,成了南宋临安城民众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各阶层郊游游赏的好去处。南宋皇室也很喜欢这一带的风景,历代皇帝多次造访,并将此仿入了皇家园林,如德寿宫假山堆叠,即是参照了飞来峰一带山谷形态,水景设计则模拟自冷泉溪。

飞来峰

微信图片_20230112103220.png

此外,孤山、葛岭山寺群和城内的吴山山寺群,也在南宋时期逐渐形成组团;南屏山下的净慈寺,则成为南山诸山寺中最大者。还有杭州其他溪流边也散布着一些零星山寺,如流入钱塘江的九溪和云栖坞溪,也都有一座创建于五代时期的山寺。可以说,经历五代以来的繁荣发展,杭州山寺己经表现出沿溪流流域成组生长的趋势,但仍以飞来峰两涧山寺群历史最久,发展最为成熟。

总体而言,擅用“湖山”的杭州理景艺术,结合“湖山”胜景,用架山、理水的手法,把郊居空间调理成更大规模的半天然“园林”,其以西湖为“眉目”,而西湖溯源,则是金沙、龙泓、赤山诸涧,更有九溪、梅坞溪、云栖坞溪诸溪流入钱江,群山兼收江、湖、泉溪,如此理景,显然超越了一般定义的“古典园林”范畴,但或许这才是“园林”上承园囿、下容郊野的本来面目,也是杭州山寺园林景观资源的精华。


相关内容
皋亭万树桃花红 2024-03-28
思想激荡 | 宋代钱塘江流域的手工业兴起 2024-03-27
揭秘!建德16个街镇名字的由来,侬晓得多少? 2024-03-27
“展”开说说|吴越国的江海之利⑩——印度和大食 2024-03-25
周膺:钱镠重建洞霄宫与江南道教祖庭的形成 2024-03-2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