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座纪要 | 杭州寻宋:从孔…
新书 | 夏承焘师友信札
【讲座】包伟民:数据、货币、…
“杭韵缥缃”2025年杭城悦…
 
特别关注
 
高宗:哪里还有像杭州这样,能…
马叙伦先生的笔记文学——写在…
徐廷绶和五峰书院
乾隆借银修海塘
武林旧事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1-21

1924年,辛亥革命老人黄元秀归隐西湖,拿出多年积蓄,委托上海法租界工部局的潘剑求工程师设计了图纸。他准备建一幢三层楼屋,与对湖的白云庵遥遥相对,由杭州王杏生营造厂按图纸精心施工。

放庐

放庐为砖木结构三开间三层楼房,占地面积近两亩,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青砖实叠,地板铺楼,坡顶琉璃瓦,中西合璧。一楼为客厅,二楼为居室,三楼为佛堂。楼前有园,园中有桥,桥名“瑞文”。瑞文桥一侧立有黄元秀亲笔题写的“西湖放生”石碑,另一侧竖有一块高大的太湖石——瑞云石。

近代杭州著名的“清平山人”徐映璞在《放庐记》中曰:“陆如岛,水如环,舟出于湖,车及于市,有桥、有闸、有堂、有楼、有园、有石、有奇花异鸟,资生之具具焉。炉有香、瓯有名、壁有画、插架有经、倚床有剑,适性之具亦具焉。虽地不逾亩,而千顷湖光、两峰云影尽来眼底,画意诗情、茶香书味往来奔放于明窗净几之间。”

微信图片_20250121112420.jpg

放庐

黄元秀为私宅取名“放庐”,寓意有二:一是开放门户,集天下为公者振兴中华;二是放生西湖。“放庐”匾额由黄元秀知交、国画大师吴昌硕题写,悬挂于客厅。而门联则是黄元秀集格言亲笔所书:“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个定才是脚根。”

放庐落成后,变为西湖一景,成了各界名人雅集之所,革命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佛学家、拳师、剑客纷至沓来,聊古论今,谈天说地。故而有人称放庐为据点,为画室,为武馆,为精舍,可见其影响之广。

微信图片_20250121112421.jpg

黄元秀

画家张大千年轻时曾居放庐,与黄元秀称兄道弟,情同手足。1964年4月,他有《放庐眺湖》一画并题词托人带给黄元秀,而黄已于这年2月去世,终成憾事。张大千此时尚不知其四兄亡故。在台北又托人莅杭探询放庐主人情况。友人修书复命,改唐诗而答之:“四兄已乘黃鹤去,此地空余放庐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翠黛烟波水悠悠。”大千先生见之,黯然神伤,归思难收。

放庐现重建一新,为南宋涌金楼的再现。

微信图片_20250121112423.jpg

微信图片_20250121112426.png

现在的涌金楼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马叙伦先生的笔记文学——写在马叙伦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 2025-04-30
乾隆借银修海塘 2025-04-28
声音档案馆——浙江记忆 | 65年前的今天,新安江水电站投产发电 2025-04-24
杭州城市燃气发展史话 2025-04-16
「读懂湘湖」渔浦华氏:医人以“仁”,是为“儒医” 2025-04-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