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特别关注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文史动态
 
包伟民:传统历史对当今中国的影响,当以宋朝文明为起点
来源:杭州文史  作者:杭州文史  日期:2018-07-27

QQ图片20180729230448.jpg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可见历史对人的影响之深远,能够给人以借鉴与感悟。

726日,新一期“杭州政协求是讲堂”开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包伟民受邀主讲:宋代——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市政协主席潘家玮,副主席汪小玫、叶鉴铭、陈永良、冯仁强,秘书长陈晨,部分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区县(市)政协机关干部,杭州文史研究会部分理事及杭州文史爱好者200余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现场

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曾说宋朝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包伟民看来邓先生此说主要的落脚点是指宋代文明的创造力。

包伟民结合国人对宋朝看法的演变,通过分析宋朝政治文化、地理格局、经济特点、文化风尚四个方面的内容向大家讲述了宋朝的历史地位。

国人对宋朝看法的演变

“为宋人之所造就”

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宋是最贫最弱的的一环”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在我们要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转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2017年第2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我们为什么爱宋朝”主持人语:“宋朝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俗与大雅,是最适合生活的朝代。”

西方汉学界有类似看法,费正清《中国新史》(China: A New History):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

国人看法何以“逆转”?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务院参事室参事邓小南:“国内学术界对于宋代的认识,基本上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包含着当代人反观历史的体悟。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侮,积郁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充溢着建设强国的期冀。在这种状况与心境之下,对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憧憬,往往与对于汉唐盛世的怀恋联系在一起。”

包伟民认为近代以来,国人对宋朝历史看法的演变,反映了时代变迁对人们历史观点的深刻影响。人们认识“逆转”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年国力逐渐强大,人们不再纠结于军事上的成败,而更关注文明的创造力,所以宋代的形象逐渐转向正面。

政治文化

北宋时期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士大夫政治。强调“祖宗之法”是士大夫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政治文化的盛行,一方面强调的是权力制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突出了君王对其依靠政治力量的正确抉择:“为与士大夫治天下”。

在强调“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同时,历史的趋势却是皇权不断强化。但是,这并不是宋代政治文化的自然延续。从宋经元,再到明清,现在学术界的共同看法是经济、文化基本上延续的是南宋的传统,政治制度则主要来自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的传统。

如今“宋粉”颂扬宋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宋代政治上相对宽松、思想相对开放、读书人的待遇比其他朝代要相对好、创造力也比其他朝代更强。

地理格局

地理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坡地、平原等相对容易开发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利用殆尽之后,到两宋时期,人们转而开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低湿地,开发的主要形式就是——圩田。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与资源之间关系紧张的结果。这样产生的影响是我国经济地理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经济中心向南方移动。南宋时期,政治和经济中心完全转移到长江三角洲一带,杭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经济特点

独特的自然环境造成特有的经营方式。在资源与人口失衡的压力之下,中国传统农业慢慢地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经营之道,也就是尽可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之下,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以两浙(今苏南及浙江)地区为代表的精耕细作经营方式,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两宋则是这种经营方式的定型时期,具体表现有:农作物多作制、土地精细化、农工兼营等。在生产方式上,通过投入更多劳动力而不是加强技术运用来节省资源;在经济结构上,农村地区形成了以工补农、兼作多营的经营方式以增加收入;在社会心理上,形成了节流而非开源的财富认知,更加注重精打细算;同样,受制于资源紧张,饮食风尚也是“什么都吃”。

 

文化风尚

随着国家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全面推广,整个民族文化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尚武走向尚文。从标准男子汉的形象来看,宋代的观念逐渐由武夫转变成了读书人。促成这种历史转型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它的历史影响却很清楚、很明确,那就是中国的文化慢慢从尚武走向尚文、内敛,而且越来越精致化。这种文化在宋代定型,有多种反映。出人才的地区,唐代主要在陇右,也就是现在关中地区,宋代逐渐转移到了现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外,全民尚文、推崇文化教育和科举选官制度对社会各个阶层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衣着等方面,受民族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宋人力图在文化上超过北方游牧民族,从而更加追求文雅、精细。另外,唐宋诗歌中的“白面书生”文化形象的颠覆性转变,也表明背后的社会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全民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包伟民总结

两宋文明是中国历史长期缓慢演进曲线中一个明显突起的高峰,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了转折的意味,奠定了后续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格局。元明以下,中华文明无疑进一步发展,两宋时期的意义,更主要是体现在其对后世深远的结构性影响方面。

宋朝文明之所以能够“造就”今日中国,是因为它是农业文明精熟化的产物。近八百年来,中国一直处在这样一种农业文明的格局之中,发展程度虽有差异,但本质未改。

所以,一般而言,理解传统历史对当今中国的影响,当以宋朝文明为起点。

 

 


相关内容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约研究员)全体会议 2024-04-30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全网首发】 2024-04-30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 2024-04-30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篇——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工作侧记 2024-04-29
书讯 | 《卢文弨批校本仪礼注疏》出版 2024-04-29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