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特别关注
 
从《四景山水图》中看南宋园林
白沙桥建设纪事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文史动态
 
2018年历史学新书(27)
来源:史学研究  作者:  日期:2018-08-23

01

640.webp.jpg

国王神迹

作者: [法]马克·布洛赫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英法王权所谓超自然能力研究
译者: 张绪山

出版年: 2018-8
定价: 158

《国王神迹》全书的研究对象,是中世纪1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广泛流行于法、英两国的一种现象,即国王以手触摸为瘰疬病患者治病,以及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能够治愈这种疾病的普遍心态。瘰疬病是近代以前世界各国常见的一种疾病,即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等炎症。这种疾病如其他任何病一样都不是国王可以治愈的,但在11-18世纪的英、法两国,却形成了国王以手触摸治疗这种疾病的习俗,而且人们对此深信不疑,成为普遍的信仰。国王为人治病这种习俗,与人们相信国王能为人治病这种心态,犹如一对连体婴儿,是这一时期英法两国盛行的历史现象。布洛赫写作《国王神迹》的目的,是通过一个长期存在而不被人重视的现象,研究广义的欧洲政治史。布洛赫没有像传统史学那样去研究王权制度下行政、司法与经济体系的运作,而是研究长期存在的国王为人治病习俗,普通民众怀有的国王具有神奇医治力量的信仰,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研究一种存在长达八个世纪之久的神圣化的王权治病仪式,以及与这种仪式密切关联的一种集体心态或信仰体系,展现前现代王权对民众思想与精神实施控制的运作机制。布洛赫认为这一动态过程的演变,反映了自古以来人们相信王权神秘力量的集体意识、一种意识趋向。

 

马克·布洛赫 (Marc Bloch, 1886-194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1929年他与吕西安·费弗尔(1878-1956)合作创办《社会经济史年鉴》杂志,标志着年鉴学派的诞生。生前出版的著作包括《法兰西岛》(1913)、《国王和农奴》(1920)、《国王神迹》(1924)、《致力于欧洲社会的比较历史研究》(1928)、《法国农村史》(1931)和《封建社会》(两卷,1940)。死后出版的著作有:《奇怪的战败:1940年写下的证词》(1946),以及未完成的《历史学家的技艺》(1949)等。布洛赫一生曾两次投身行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作战勇敢获得多枚勋章;1939年再度投笔从戎,为法国的独立而战。1940年法国投降后,毅然参加抵抗运动。1944年6月16日,被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逮捕后枪杀于里昂城郊。

 

02

640.webp (1).jpg

宋朝立法通考

作者胡兴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6
页数: 860
定价: 198

本书首次全面的、详细的对宋朝国家层次上的立法成就进行了梳理,全面反映了宋朝国家法制建设的成果和特色。本书共分八个部分,重点对宋朝国家法律中的敕、令、格、式立法成果进行了详细考察。宋朝敕、令、格、式都有综合性法典和一般性法律两种形式。宋朝敕经历了正罪定刑设制立范为一体到专指正罪定刑的演变;宋令的性质是设制立范,基本特征是有约束而无刑罚;宋格法律中赏罚仅是少数,多数是国家各类制度中的等级、数量、标准和职数等方面;宋式是名数样式两种法律形态的总称。宋朝至少有律、疏议、刑统、敕、令、格、式、申明、断例、指挥和看详等11种法律形式。在性质上,律、疏议、刑统、敕、断例属于刑事法律,令、格、式等属于非刑事法律。宋朝国家法制十分发达,让国家实现了对官吏和百姓的全面管控。

 

胡兴东,云南临沧人,博士、教授,现就职于云南大学滇西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法律史和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现已经出版专著和参著共14部著作,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过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6项,获省部学术奖7项,代表著作《生存范式:理性与传统——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法律变迁研究》(2005年),《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2008年),《中国古代判例法运作机制研究:以元朝和清朝为比较》(2010年),《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法律史纲要》(2015年)等。

 

03

640.webp (2).jpg

久旷大仪

作者李若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汉代儒学政制研究
出版年: 2018-5
页数: 317
定价: 65.00

本书回到汉代,回到儒学政制的起点,力图揭示中华政制的真实内核。本书以德性政治(politics of virtue)为核心,将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有机结合,融贯研究,尤其注重基于义理与制度合一的视角来反思历史。

 

李若晖,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暨老子研究中心教授。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哲学史、中国德性政治史研究。出版专著《郭店竹书老子论考》(2004年)《语言文献论衡》(2005年)《春秋战国思想史探微》(2012年)《老子集注彙考》(第一卷,2015年)、《道论九章:新道家的“道德”与“行动”》(2017年),论文集《思想与文献》(2010年),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三十余篇。

 

04

640.webp (3).jpg

律令时代的“议事以制”

作者秦涛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副标题: 汉代集议制研究
出版年: 2018-7

汉代集议制,指汉代朝廷或各级官署通过合议的方式以立法建制、司法决事的机制,经朝廷或中央官署集议而形成的法律文件、司法判例具有*高效力。所以,集议制本身既是有汉一代之基本大法,又是研究汉代法制的枢纽所在。本书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考证、论析。全文六章,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序章、*一、二章,对汉代集议制本身进行基础性的考察,以把握其运作的基本要素与程序。第二部分为第三、四、五章。将有汉一代的典章大制切割成立法、司法、行政来研究,无异于为混沌凿七窍,七窍生而混沌死。所以在以三权分立为视角的法律史著作中难以看到集议制的身影。本书的第二部分即是以集议为汉代的基本制度,考察其立法建制、司法决事的两大功能,从而窥探汉代法制的自身特点以及符合汉代人观念的世界。

 

秦涛,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学博士、教师,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人。研究领域为秦汉魏晋法律史、中国法律史学史。

 

05

640.webp (4).jpg

经典之外的阅读

作者徐贲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8-1
页数: 400
定价: 68.00

每个阅读者都有在他自己经验中积累起来的一些重要著作,也就是他能够从中找到对他来说是“重要东西”的著作。这样的著作不一定在公认的经典著作之列,但对阅读者自己却同样有觉世和启蒙的作用。 本书通过对经典之外的重要著作的解读,以“人性”“梦魇”“暴力”与“挣脱”四辑内容,思考并探讨20世纪的恶和如何抵抗恶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重大思想问题。全书从认识每个人自我的人性开始,以知识分子与抗恶的关系终,将思考和判断恶,作为知识分子积极介入公共事务的方式。全书知识、思想含量丰赡,行文理性、持平、不矜不伐,力求信而有征、发蒙起蔽,能够在读者们的体会和思考中生发出新的意义。

 

徐贲,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有《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等书。

 

06

640.webp (5).jpg

燕国八百年

书 名:燕国八百年

作者:彭华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年7月

页数:384

字 数:320千字

定 价:58.00元

《燕国八百年》运用“二重证据法”,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考古资料,纵横开阖地论述了燕国八百余年(公元前11世纪中叶-公元前222年)的历史文化,全方位地揭示了“燕国历史文化”的种种内涵。纵向而言,举凡燕地的“考古学文化”(西周封燕之前)以及燕国本身的历史(开国、发展、强盛、衰落及灭亡),都巨细无遗尽入彀中;横向而言,举凡燕国的经济、政治、古族与古国、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史载人物,都有细致入微的叙述与讨论,令两三千年前的燕国跃然纸上。

 

彭华,字印川,四川丹棱人。华东师范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四川大学教授,贵阳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项目成员。著有《燕国史稿》、《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中国文化探秘·先秦篇》等,编有《王国维儒学论集》。

 

07

640.webp (6).jpg

东洋的近世:中国的文艺复兴

作者: []宫崎市定  / []砺波护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出品方: 楚尘文化
原作名: 東洋的近世
译者张学锋 / 陆帅 / 张紫毫 
出版年: 2018-7-20
页数: 272
定价: 56.00

 本书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京都学派史学泰斗代表作,作者的视野纵贯东西,用世界史的眼光理解东洋史,全面揭示了从宋代到清代中国近世社会的特征。 宫崎市定发掘中国宋代与欧洲近世史之间许多平行的史事,认为中国北宋开始出现文艺复兴现象,而这一过程比西洋早了三个世纪。相当全面地列举了从宋代到清代的中国近世社会的特征:大规模的都市、发达的交通、繁荣的交换经济、建立在契约上的地主-佃户关系、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体制、科举制度产生的文官体系、以佣兵制为基础的庞大中央禁军。所有这些特征,归结起来,是高度发达的交换经济与中央集权的国家特征相结合的体现。而在这样的体制下,新生的宋代平民文化中出现了民族主义搏动的先兆。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京都学派史学集大成者,东洋史京都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先后任京都大学教授,巴黎大学、哈佛大学、汉堡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曾荣获有“汉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日本学士院奖和文化功劳者奖章。代表作有《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科举》《东洋的近世》等。 砺波护,日本东洋史专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专门研究三国至隋唐时代的中国历史。代表作有《隋唐佛教国家》《唐代政治社会史研究》等。

 

08

640.webp (7).jpg

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作者福井憲彥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副标题: 「近代」的形成與舊秩序的終結
原作名: 近代ヨーロッパの覇権
译者黃耀進 
出版年: 2018-8-1
页数: 400
定价: NT$550

本書作者福井憲彥為日本研究「年鑑學派史學」的第一人。為了究明長期、隱而不顯的歷史線索,將歐洲稱霸世界的時代視為「漫長的十九世紀」,並將論述的時間軸從十五世紀的大航海時代開始談起,到二十世紀初的一戰結束為止,分析讓亞洲望塵莫及的歐洲四百多年來從強大到衰弱、解體、再重組的變化因由。 十八世紀的歐洲,由開明專制的君主與信仰理性的知識分子們,率先開始了由上而下的「近代化」。進入十九世紀後,相繼發生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掀起了大西洋周邊的連鎖革命浪潮,「民族國家」的雛形逐漸浮現。「產業文明」與「民族國家」並非十九世紀專屬的發展,而是貫穿歐洲四百年歷史的主線。

 

福井憲彥,日本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第十一任學習院大學校長。専長歐洲近代史、法國史、歐洲現代歷史學。年鑑學派著名學者,本套書的編輯委員之一。著有《何謂「新歷史學」?──從年鑑學派學到的事情》(講談社,1995)、《時間與習俗的社會史──邁向復甦的法國近代》(筑摩文庫,1996)、《世紀末與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文化》(山川,1999)、《歐洲近代的社會史──工業化與國民形成》(岩波,2005)、《歷史學入門》(岩波,2006)、《近代歐洲史──改變世界的十九世紀》(筑摩書房,2010)等書。

 

09

640.webp (8).jpg

清末“游西记”中的“西洋政制”图景

作者朱俊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6
定价: 58.00

所谓“游西记”,是国人亲历西洋的见闻载体。研究“游西记”以查明国人理解“西洋宪政”的过程,我们以形象学来比喻,它经历了“旁观者”、“探索者”、“学习者”三个阶段。其中,国人亲历西洋,自觉或不自觉的带着某种“求富强”的心态,亦是在重构国家正当性的新话语体系。同时,国人解读“西洋宪政”,是在进行中外文明之间的交流,即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进行对比、思考、抉择基础上的意义联结,这种联结的方式可以“行游”理论解释。

 

朱俊(1986-),男,四川自贡人,本硕博均求学于重庆大学法学院,师从程燎原教授,博士期间曾访学于台湾元智大学社政系,目前工作于重庆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法治与权利理论,发表相关论文于《民族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学术交流》、《理论与改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等刊物。

 

10

640.webp (9).jpg

东洋的理想

作者: [] 冈仓天心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建构日本美术史
译者阎小妹

冈仓天心以英文撰写、首版于1903年的《东洋的理想》既是一部“东洋美术史”“东亚文明史”,又是一部“日本美术形成史”。全书十五章,除了论述中国的两章和印度的一章以外,其余十二章按照日本的编年史方式和时代划分。冈仓大言惭惭地向西方世界宣布:恰如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现古希腊艺术的真谛,西洋文明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一样,正是日本最早发现了中国与印度古代艺术的价值,继承了亚洲艺术的精华。

 

冈仓天心(1863年2月14日-1913年9月2日),近代日本美术先驱,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家,美术评论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思想家,被誉为“明治奇才”。冈仓天心是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强调亚洲价值观对世界进步做出贡献。1903-1906年,他用英文写了《东方的理想》《东方的觉醒》《日本的觉醒》《茶书》4部重要著作。

11

640.webp (10).jpg

美國的反智傳統

作者理查.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副标题: 宗教、民主、商業與教育如何形塑美國人對知識的態度?
原作名: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译者陳思賢 
出版年: 2018-7-4
页数: 624
定价: NT$650

《美國的反智傳統》指出,「反智」不只是一時的民粹現象,也未必只是理盲躁動,它反映了美國人在特殊歷史與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傳統。作為一個脫離英國而獨立的新興國家,美國人往往視過往的歷史為落後、腐敗、封建貴族對平民的剝削的累積。基督教在美國蔚為主流的福音教派與振奮派推崇教友發自內心的感動以及與上帝的直接溝通,而揚棄在神學、教儀上的鑽研。傑弗遜、亞當斯、富蘭克林等建國先賢雖然具備偉大的心智,但對平等的堅持使得美國政治很快轉向以純樸、勤奮、踏實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訓練的庶民百姓為主體,哈佛、普林斯頓等東岸名校出身的仕紳則變貶為懦弱、空想、不務實的理論派。對科技的崇拜、對進步的期盼,以及蓬勃的商業文化更將美國的基礎教育導向培育具有實用價值的技能,而輕視博雅的人文薰陶……

 

理察.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19161970 二十世紀的美國著名公共知識分子、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史教授。霍夫士達特曾兩次得到普立茲獎:他憑藉在《改革的年代》(The Age of Reform)中對1890年代民粹運動和二十世紀初期進步運動的理性分析首度於1956年獲獎,之後又因《美國的反智傳統》中對文化史的研究而於1964年再次獲獎。 除了上述兩書之外,他尚著有《美國思想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 in American Thought1944,民國七十年由聯經出版)、《美國政治傳統》(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 1948),以及《美國政治中的妄想偏執風格》(The Paranoid Style in American Politics, 1964)。他也與華勒斯(Michael Wallace)共同主編《美國社會的暴力:一部真實記錄》(American Violence: A Documentary History, 1970)。

 

12

640.webp (11).jpg

Atlas of Religion in China:

Social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s

作者: Fenggang Yang
出版社: BRILL
副标题: Scholars, Textualism, and the DAO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出版年: 26 September 2018
定价: $ 251.00

The speed and the scale with which traditional religions in China have been revived and new spiritual movements have emerged in recent decades make it difficult for scholars to stay up-to-date on the religious transformations within Chinese society.   This unique atlas presents a bird’s-eye view of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in China today. In more than 150 full-color maps and six different case studies, it maps the officially registered venues of China’s major religions - Buddhism, Christianity (Protestant and Catholic), Daoism, and Islam - at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county levels. The atlas also outlines the contours of Confucianism, folk religion, and the Mao cult. Further, it describes the main organizations, beliefs, and rituals of China’s main religions, as well as the social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espective believers. Putting multiple religions side by side in their contexts, this atlas deploys the latest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spatial data acquired from censuses, surveys, and fieldwork to offer a definitive overview of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 essential resource for all scholars and students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China.

Fenggang Yang, Ph.D. (1997) from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is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nd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Center on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at Purdue University. He is the author of Religion in China: Survival and Revival under Communist Rule (2012) and Editor-in-Chief of Review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Brill). He was the 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014-15). 

 

13

640.webp (12).jpg

敦煌古代工匠研究

作者马德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 2018-4
页数: 488
定价: 98.00

马德著的《敦煌古代工匠研究》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敦煌四至十四世纪的手工业劳动者及敦煌艺术创造者的学术专著,分研究篇和史料篇两个部分。研究篇根据文献记载和历史遗存,分为敦煌古代工匠的职别与级别、社会地位、经济生活、艺术创造、技术进步、角色转换、民族精神等章节,对学术界及广大敦煌文化的爱好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说明;史料篇则是在对敦煌石窟和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古代工匠资料进行全面搜集的基础上,分别对职业类别和技术级别、产品使用、艺术创造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

 

马德(1955一 ),甘肃会宁人。历史学博士,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兼任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等。1978年起从事敦煌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至今,出版专著《敦煌莫高窟史研究》《中古敦煌佛教社会化论略》等10部,发表论文《敦煌工匠与敦煌石窟营造》等1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重大项目5项。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2024-05-16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到会稽康氏——兼说古代浙江的外来文明 2024-05-14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系列活动暨第三届杭城悦读文化节”启动 马卫光出席 2024-05-10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古四记》边上 2024-05-06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约研究员)全体会议 2024-04-3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