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讲座纪要 | 杭州寻宋:从孔…
新书 | 夏承焘师友信札
【讲座】包伟民:数据、货币、…
“杭韵缥缃”2025年杭城悦…
 
特别关注
 
高宗:哪里还有像杭州这样,能…
马叙伦先生的笔记文学——写在…
徐廷绶和五峰书院
乾隆借银修海塘
杭城旧影
 
社址景观与社藏文物:建筑(七)
来源:西泠印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19-03-25

(14)观乐楼

华严经塔西、文泉北有观乐楼,1920年由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重孙吴善庆捐资所建,用来纪念吴氏祖先季札,丁辅之撰文,吴昌硕书丹,勒碑记之。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公子,曾访问鲁国,请求聆听观看周朝等的音乐舞蹈,“观乐”就由此得名。


1927年夏,吴昌硕小住西泠印社观乐楼。当年逝世,安葬于杭州超山。1957年观乐楼辟为吴昌硕纪念馆,并将原吴昌硕为题襟馆所题之联移至观乐楼,上联“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下联“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此联原由吴昌硕书,现所挂之联为诸乐三1979年书)。



一楼大门行书匾额“吴昌硕纪念室”由沙孟海书。二楼门楣匾额“观乐”,隶书,佚名。 


观乐楼室内外悬有多副楹联。一楼大门两旁的对联为韩靖庵书:“㔉云起高阁,叠石疏流泉。”联旁又有一联,许炳璈撰,程十发(1979年)书:“合内湖外湖风景奇观,都归一览;萃浙东浙西人文秀气,独有千秋。”


一楼门后柱上还有楹联一副,为吴昌硕1921年书。上联“天帱地载”,下联“山高水长”。


二楼门旁一楹联为任堇1921年撰并书:“得无官失求夷日,尚有闻歌识雅人。”

一楼正中上挂沙孟海书匾额“一代宗师”,下面安放着吴昌硕先生半身铜像,有基座,像高85厘米,基座为石质,高110厘米。基座正面书有“吴昌硕先生像”。铜像由日本雕塑家西常雄于1980年创作,后赠送给西泠印社。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曾经于1921年创作了吴昌硕先生铜像一尊并赠与吴昌硕,后转赠给印社。但在“文革”期间被毁,1979年日本友好人士小林与三次获悉后,与青山杉雨等组建吴昌硕先生胸像复原委员会,着手胸像的复原工作。此时,朝仓文夫已经作古,原铜像模型也在地震中散失,便请朝仓文夫的高足西常雄重新创作一尊吴昌硕半身铜像。并于1980年,组织吴昌硕胸像赠呈友好访中团将铜像带到杭州,赠与印社。


一楼铜像两侧陈列着吴昌硕的部分遗作和相关资料。二楼陈列着吴昌硕生前使用的书案、日用家具以及历代社长作品等,同时作为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


观乐楼东墙旁立“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之碑”,碑长162厘米,宽84厘米,隶书,18行,行30字。1920年仲夏,丁辅之撰文,吴昌硕书写,王禔篆额,叶为铭刻石。


1974年,观乐楼在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整修,1983年西泠印社建社80周年前夕和2003年西泠印社百年华诞前夕又对观乐楼两次进行了大修。


观乐楼东南立有一青石碑——“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早期大运河影像(1859-1949)——战争、灾难与重生 2025-04-17
云端档案丨茅塘古私塾 2025-04-17
史话杭州·文化渊薮:香积寺石塔 2025-04-16
早期大运河影像(1859-1949)——历史建筑与变迁 2025-04-14
百年旧影:1915年二我轩西湖风景四十八幅 2025-04-1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