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堰任氏指明清时期居住在萧山县城凤堰桥上、下街一带的任氏家族。凤堰任氏祖籍河南,始祖任钥,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进士,任左司言(监察御史)。因得罪权贵落职,后起知山阴县事,卒于任上,葬山阴桑盆里(今属绍兴市柯桥区斗门镇),子孙遂移家桑盆里。第五世任定翁,南宋嘉熙元年(1237),“乐萧山境土饶沃”,自桑盆里奉父任绪衡灵柩来萧山,埋父骨于萧山北干山南麓,筑室守墓,家于昭明乡凤堰里,即今城厢街道凤堰桥一带。凤堰任氏尊任钥为始祖,尊任定翁之父任铨为迁萧第一世。凤堰任氏枝繁叶茂,蔚为萧山大族,可以说萧山任姓人多出于凤堰任氏。世事沧桑,今天的凤堰桥一带已找不到聚居的任姓人了。 
瓜沥航坞公园任伯年碑亭 旧时,衡量一个家族社会影响的重要依据,是家族成员的科举情况。一般认为科举兴,则家族兴。凤堰任氏家族崇教尚读,诗礼传家,出过4名进士、4名举人、2名副贡、百十名诸生,可谓科举兴盛。凤堰任氏家族能诗文、擅书画者历代都有,晚清时期的后裔任熊、任薰、任颐,加上任熊之子任预,称“海上四任”,是近代“海上画派”重要人物。 任氏家族科举人文兴盛后,有一些义行善举,乡间颇有口碑。有道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乡人也喜欢将任氏家族的兴盛归结为“善有善报”。进士任辰旦的父亲、任氏第十四世任振龙家境优厚,且有仁爱之心。乾隆县志称,任振龙见有乡人欠宿债难还,欲鬻其妻,任振龙止之,赠给他金钱还债,保全了他的家室。每逢除夕,任振龙设火盆将贫困乡人向他借钱的字据烧掉,说:“勿留此,恐他日萦吾方寸也。”任振龙的善举似得到报偿,殁后崇祀乡贤祠。他儿子任辰旦登进士,孙子任衡中举人,曾孙任元文也登进士。 
《萧山任氏家乘》 任氏第十五世任升蛟科举郁郁不得志,遂改做生意。时俗尚浇漓,任升蛟却显真诚。附近有富某,卖其居室得五十金,吃醉酒把钱遗留下在他的店里。翌日晨,他起而拾藏,等待富某寻取。富某完全忘记丢钱之事,怀疑妻子私窃屋值,持利刃而迫之。任公闻讯连忙持钱送去富某家,避免一场家庭悲剧。某夜,他的米店失窃,窃贼被他发觉并捉住,原来是认识的人,因无米下锅,一时起了歹意。任公便将米送给他,教他好生做人,而对于偷窃之事只字不对别人提及。附近穷苦人家累计欠他借款不下千金,他将借条付之一炬,说:“勿留此,为心累也。”宗谱称:“其生平忠厚类如斯云。”
其他像修桥铺路施茶等好事,不胜枚举。 注:本文节选自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湘湖全书”《湘湖望族》。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