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特别关注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禹杭履迹
 
伍子胥到過建德麼?(上)
-- ——宋代严州方志中的伍子胥
来源: 云水山房一号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观自在  日期:2019-07-03


问题的提出

乾潭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建德市北部,境内溪流纵横,多丘陵山地,其东部有建德江上衔新安江,下接富春江,自南而被北纵贯而过。

乾潭境内有许多与伍子胥有关的地名。其西北和桐庐县(过去为分水县)交界处为一高耸连绵之山岭,名曰胥岭;胥岭脚下有一自西向东蜿蜒前行之溪水,名曰子胥溪,简称为胥溪;子胥溪水东流三十里后注入建德江,和建德江呈丁字;子胥溪北岸建德江西岸为一渡口,名曰子胥渡;而此段建德江又因此成为文献中的胥江,或胥口江。这些地名,必先有人居村落,而后因伍子胥事迹或传说,因之名诸山水,乃有胥岭、胥村、胥江村、胥口等地名村落。

既然这些地名因伍子胥而名之,则当时当地之村民百姓当有崇祀伍子胥之举。查方志可知,在胥岭、胥村、胥口曾有子胥庙,或曰英烈王庙。此外,本地也有子胥由此渡江去吴国的系列传说,以为伍子胥曾到本地,或曾居本地。

那么,问题来了,伍子胥到过乾潭吗?不妨先查阅建德最早的地方志。


淳熙《严州图经》中的伍子胥

建德最早的地方志是修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的巜严州图经》,原书十卷,现存三卷,其中第二卷为建德县,从而为后人留下关于伍子胥在建德最早之记录。

《严州图经》卷二关于伍子胥的记录不过区区数条。其一,“县境”一门中记载:建德县“北至分水县界六十里,以胥岭为界,自界至分水六十三里”。(标点为作者所加。)这是古严州/建德文献中第一次记载胥岭地名,虽然不曾直书伍子胥,但胥岭之胥指代伍子胥,而胥岭因伍子胥路过因而得名,可以说是相当明确的。再者,胥岭之方位也是清晰的。它在建德县治同时也是严州府治——梅城北六十里,而从胥岭向北到分水县治六十三里。若以唐后工部采用的营造尺计算,宋代一里约576 米。《图经》的六十里相当现在的六十九里。从梅城翻越乌龙岭辗转到胥岭,或许不到六十九里路,但大致是确切的。故以《图经》之方位记载,宋时之胥岭即今日之胥岭,当无疑议。

其二,“乡里”记载:“慈顺乡管里七胥源里,麟化里,清风里,新义里,杨溪里,招贤里,均平里。”可见,胥源里已经是当时建德县北的一个村落,可惜,不知其确切方位,从而无法得知现在相对应的村庄。不过,以常理推测,胥源里应该在子胥溪源头附近,也就是胥岭脚下溯溪向西一带,当不致大谬。

其三,“馆驿”记载,“胥村驿在县北二十五里,当临安府大路。”馆驿也就是当时的驿站,负责接待公务人员以及邮递等交通事务。以此条记载,胥村驿座落于乾潭本地人熟知的大畈村。大畈村一直以来位于严州府至临安府 (杭州的大路,府治梅城向北翻越乌龙岭后,驿路稍折东向北十里即大畈村,是南北陆路交通要道,为杭州 (浙北杭嘉湖平原连接金华、衢州 (浙西南以及赣西皖南闽北必经之地。

或有人问,胥村驿是否可能在胥口也即子胥渡附近?按,胥村驿此条明确指出,“当临安府大路”,故胥村不在建德江边可知。不过,后来地方志确实有混淆胥村和胥江村之处。或许因一村因人口而扩张到邻近地区;或许起初便别为二村。

其四,“寺观”记载,“龙门庵,在芝川乡胥口。距城三十里。”按,此条明确记载胥口,但方位略微模糊。“距城三十里”者,应言“距城东三十里”。建德江从府治梅城南顺乌龙江麓向东数里,即折向北二、三十里,绕到乌龙山北麓,恰子胥溪顺乌龙山北麓自西向东汇入建德江。二水交汇处为胥口,成丁字型。故胥口或可指江面,为二水交汇之处,江面宽阔,江流奔腾也可指村庄,为子胥溪两岸之村落而子胥渡则在子胥溪北岸建德江西岸处。龙门庵在子胥渡沿江往北数里处,因地处龙门坎而得名。

其五,“祠庙”记载,“英烈王庙,在胥岭,盖伍子胥别庙。旧不载祀典。绍兴九年因修图经,考正本原,取吴山本庙封爵名之。岁时遣官致祭焉。”

按,图经此条关于伍子胥之记载颇为重要。第一,此条直言“旧不载祀典”,则可推测,绍兴年前,也即至少南宋初年前此庙业已存在,当无疑问。考伍子胥崇拜在钱塘江流域之传播,或可推到五代甚至李唐,惟文献与考古无征。第二,此条也记载了伍子胥信仰由民间而被官方认可的经过。绍兴(1131-1162)九年(1139),因董弅重修《严州图经》,考证了胥岭这座庙的来龙去脉,决定把它纳入官方崇祀的系统内。这个官方认可接纳的决定,在两个方面对这座庙作了重要规定,从而大大提高了这座庙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是命名,二是致祭。此前,胥岭此庙虽有俗名(如子胥庙之类),但并无官方名称。绍兴九年的修志者特意以临安吴山英烈王本庙的封爵来命名胥岭之庙,因而,胥岭此庙称为英烈王庙。这样把胥岭子胥庙溯本清源,使得它流传有序,从民间自发的奉祀提升到官方信仰的体制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官方认可并命名.所以,严州府或建德县每年要派官员去胥岭祭拜,其日期、官员、等级、程序、牺牲、耗费当有相应的规定。

又,英烈王庙虽然位于建德县内,不过在《严州图经》卷首建德县图中并未标志,反而在分水县图中标识。这大概是因为严州府和建德县同城,标志物众多,县图尺幅有限;而胥岭位于建德县境西北,与分水交界,故不得不标志于分水县图,并不意味着英烈王庙在分水县境。可惜,《严州图经》分水县卷早佚,无法核对。而景定《严州续志》恰恰相反,把英烈王庙列入分水县卷的祠庙,稍后表之。

以此论之,在严州/建德/乾潭境内信奉伍子胥至少在北宋年间;胥岭子胥庙是当地最早的伍子胥庙宇,其历史也在南宋之前;建德官方奉祀胥岭伍子胥庙明明确记载为绍兴九年,即公元1139年。

其六,“水”记载,“胥口江,在城东二十五里,地名胥村,故以名水。”此段记录颇有讨论之必要。首先,胥口江是指哪段水//胥口江是否就是子胥溪从文献上看,胥口江必然与胥口有关。从实际方位考察,胥口江位于梅城东二十五里,应该不是子胥溪,因为子胥溪源于西北,自西入东汇入建德江。胥口江实际指的是胥口 (也就是子胥溪和建德江交汇处的一段江面/水面即丁字的交接处,是子胥溪入江的一段宽阔水面,故云从州治梅城二十五里到胥口江。

胥口江又和著名的七里滩又有不同。关于七里滩《严州图经》另有记载:“七里滩在城东四十里山峡之中,谚云: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因以名之。”  按,里滩指的从桐庐南境内溯流而上到邻近梅城的乌石滩的一段建德江,两岸高山,一水如带,险滩众多,江急浪恶。其名七里,实际水路远远不止七里。此段水路有三四十里之长,拉纤却仿佛加倍,似有七十里之远;假如有风,则扬帆而起,乘风倏至,仿佛七里,故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说法。胥口江正是七里滩接纳子胥溪的那段江阔处。因邻近胥村,故《图经》说以胥村村名之,其实未必确切。可能还是以胥口或子胥溪为名。

其七,“津渡”记载,“胥口渡在县东二十里。”按,胥口渡即子胥渡。

其八,“古迹”记载,“胥村距城四十里。相传伍子胥逃难在此。后以名村,有庙 (已见祠庙门)。”此条记录也非常重要。第一,它首先记载了伍子胥逃难经过建德北部的传说,是地方文献关于伍子胥的最早记录,因而以后有关伍子胥被贬黜到此的说法可以置之不理。第二,胥村距州治梅城四十里,而馆驿记载胥村驿在县北二十五里,则胥村中心 (主要村庄)则大概位于胥村驿(现大畈往西北十五里地。又,胥村有伍子胥庙,即上述之胥岭英烈王庙;而县境记胥岭到梅城六十里,则胥村在胥岭东南二十里可知。以此推论,当时胥村行政区划大致相当于1960-1980年代的乾潭公社/乡,唯行政中心不在目前的乾潭镇,而是在大畈村和胥岭之间的某地。笔者以为,很可能在现在的龙庆寺附近。

以上是《严州图经》卷二建德县关于伍子胥的记载,卷一严州府则并无提及伍子胥之处。

宋代关于严州的第二部地方志是景定年间(1260-1264)郑瑶等撰修的《严州续志》。卷五建德县记载溪水,“胥口溪隶芝川乡,”“在邑之东境入于浙江。”浙江即建德江。此条可证胥口江非胥口溪。

“古迹”又载,“石船在胥口西半里之濒江丛石中,长一丈半,宛然小舟也。春水退,乡民则视舟中沙石多寡占一岁籴事之少。”石船倘若还在的,也因1969年富春江大坝蓄水而淹没了。

关于胥岭的英烈王庙,《严州续志》未见于建德卷,而是载入分水县。卷五建德县“祠庙”无载;卷九分水县 “祠庙” 有曰英烈王庙,“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分水乡歌舞岭。相传子胥避难如此,喜而歌舞,后人因此名岭。庙左有小池,旧云与钱塘潮候相应。”这说明,到了景定年间,位于胥岭的英烈王庙划入了分水线。位于建德和分水交界处的胥岭,其行政归属有所变动,也是相当自然的是。以其距离县治远近,胥岭离建德县治梅城较远。另,分水县的这则记录解释了歌舞岭地名的由来。歌舞岭和胥岭其实相连,不过一在分水县境,一在建德县境。而其中关于伍子胥的描述,则比《严州图志》具体而微。

按,以伍子胥逃难经过而命名的地名,在乾潭境内还有早午岭,在胥岭东南二三十里地。传言伍子胥翻到此岭,时间尚未到中午,岭上农家邀请他一起吃饭。这顿饭既非早餐,又非午饭(倒是和西方的brunch 有异曲同工之妙;大约住在山岭的农家,因为太阳照耀的时间相对晚,因而早饭比平地的农家晚。),后人遂称此岭为早午岭。这个传说,大概和歌舞岭的命名时代差不多,也就是南宋。可惜早午岭地名在宋志无载。

再次,分水县记录中最后一句“庙左有小池,旧云与钱塘潮候相应”颇值得玩味。《严州图志》并无此段,因此庙旁有无小池不可知悉。不过,大约因“绍兴九年因修图经,考正本原,取吴山本庙封爵名之。岁时遣官致祭焉”,在120年后的景定年间(1260-1264),多了这么一个传说,把庙旁边的一个小池和钱塘江潮联系在一起。大家知道,伍子胥死后,滨海深受海潮之害的吴越百姓,把他供奉为水神和潮神,希望保护当地免受潮水之苦。而绍兴九年的考证本原,正好把胥岭的小庙和吴山的本庙纳入一个官方系统,所以人们也把小庙旁边的小池和伍子胥掌管的钱江潮水挖通,连在了一起。

又,《严州续志》中淳安卷记载了忠烈侯庙、英烈庙,和英烈王庙名称雷同,但别祀他神,和伍子胥无关。

以上是建德最早方志关于伍子胥传说的记载,此后的明清方志因袭之,增添之。以明代万历《严州府志》为例。其建德县图有“胥口埠”,位于胥口渡;卷五建德县,则记“英烈王庙,”“在县北四十五里胥岭,伍子胥别庙也。宋绍兴九年因修图经,考正本原,取吴山本庙封爵名之。岁时遣官致祭。”此段与淳熙《严州府志》相同,但万历府志添加了下一句,“今胥村、胥口亦有焉。”也就是说,到了万历年间,本地有三所英烈王庙,分别在胥岭、胥村、胥口。承乡贤高来锋叔叔告之:当年他在大畈村上初中时1960年代初),学校就设在子胥庙里,当时塑像已经不存,但土台仍在。高叔叔和笔者父亲是同学,则笔者父亲也曾在那里上学。按,胥村当时可能就是大畈村。至于胥口的伍子胥庙,可能在民国及民国前已倒塌,未曾听长辈谈及。

宋代两志为建德最早之方志,也就是地方文献中关于伍子胥(前六世纪 - 484年)的记载,时间大致是淳熙年间,最早可到南宋初年,即1130年代,离伍子胥本人的时代1600多年了。那么,伍子胥本人真的到过建德/乾潭吗?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百亭|精忠柏亭 2024-04-26
杭州Discovery·西湖⑭丨西湖边有座武松墓,他就是《水浒传》里的武松吗? 2024-04-26
三百文买一枝花? 2024-04-24
【杭城迹忆】天真精舍勒铭 2024-04-22
独家爆料!杭州有座很仙的山!观潮绝佳机位!这位超级明星去了又去… 2024-04-2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