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座纪要 | 杭州寻宋:从孔…
新书 | 夏承焘师友信札
【讲座】包伟民:数据、货币、…
“杭韵缥缃”2025年杭城悦…
 
特别关注
 
高宗:哪里还有像杭州这样,能…
马叙伦先生的笔记文学——写在…
徐廷绶和五峰书院
乾隆借银修海塘
武林旧事
 
与灵隐齐名,千年古刹净慈寺的前尘往事
来源: 杭州历史建筑微信公众号  作者: 戴笑地  日期:2019-10-16

净慈寺是杭州两大名刹之一,与灵隐寺齐名,有“南山净慈,北山灵隐”之称。

 

这座位于西湖边的千年古刹,是著名的风景名胜点,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和”雷峰夕照“都与净慈寺有关。杨万里的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更是让其闻名遐迩。

 

一位游客站在净慈寺大门口,不知道为什么净慈寺的大门一直是不开放的,游客只能从边上的小门进入。


净慈寺最早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起先名字叫“慧日永明院”,是为永明禅师而建。宋绍兴年间改为净慈禅寺,一直沿用至今。

 

图为窗外的寺院,想起一句诗:“竹摇清影罩幽窗”。


一位师傅正在清扫寺院,看到这幅画面。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想起“扫地僧”的影子来。


净慈寺内的建筑不多,其正殿是大雄宝殿,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大殿内有毗卢遮那大铜佛,毗卢遮那也就是密宗里的大日如来。


图为大雄宝殿内的光影


图为大雄宝殿外墙上的光影


大雄宝殿之后是金刚殿,始建于后周广顺元年,现在的金刚殿是八十年代重建,殿内有弥勒菩萨、韦陀菩萨和金刚力士像。


图为大雄宝殿外墙上的光影


这是净慈寺的禅房,的确幽静。


这是净慈寺的演法堂,原称宗镜堂,是永明延寿禅师集《宗镜录》之所,八十年代重建。


现在这里是净慈寺方丈演说佛法和接待十方衲子参禅问道的场所。



图为演法堂的外墙


净慈寺里有一个浴佛池,所谓浴佛是根据佛祖诞生时九龙吐水洗浴圣身的传说而来。


佛教信徒浴佛既有洗涤污秽黑暗,净化心灵的作用,还有祈福消灾的意义。


又来一批信徒浴佛,换个角度拍一张。


演法堂后是雄伟的释迦殿和净慈寺美术馆。


美术馆会不定期展示与佛教有关的艺术品。

 

这是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佛像石刻展,美术馆里的人很热情,还给了我一份展品简介。


这是美术馆里展示的来自异域佛教的琉璃碗,晶莹剔透。

 

琉璃在佛教是消病避邪之灵物。摆放或佩带琉璃可得三种福缘:一祛病,二坚韧,三灵感。


图为美术馆内的展品


图为美术馆内的佛像展品




净慈寺中有一位特殊的名僧------道济禅师,也就是济公。为人诙谐幽默,因举止痴狂,被称作“济癫”。

 

其人富有才学,道行高深,乐于助人,而又嫉恶如仇,敢做敢为,民间赋予他很多神话色彩,还建了“济祖殿”纪念他。

 

不过原建筑在1932年毁于大火,2015年重建,并改名为“济公殿”。


传说济公是个酒肉和尚,完全不受佛教戒规的约束,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不过这只是表象,有首诗则道出了他的心声,其中一句是;“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公元1209年5月16日,济公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病逝时享年60岁。


有关济公的故事很多,其中一则故事讲的是济公通过古井运送木料重修净慈寺,所以今天的净慈寺里面有一口井就叫“神运井”也叫做“运木古井”。


说起济公不由得想到另一位著名的僧人------玄奘,也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

 

不过小说影视里总是丑化他,不是软弱无能就是像苍蝇般喋喋不休,只会念紧箍咒折腾孙猴子,《伏妖》里一曲“乖乖”直让孙猴子抓狂。

 

其实历史中的唐僧不仅有大智慧,坚韧不拔的毅力还有可贵的冒险精神。他的西行是偷渡性质的,要冒极大的风险,而且沿途高山远阻,大漠雪山, 还要面对盗匪流寇等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困难。

 

唐僧是幸运的,他历经磨难,最后终于取经回来。而有很多类似他的僧人却因客死他乡,抛尸荒野,成为漫漫黄沙中一堆堆默默无闻的枯骨。


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出生于无忧树下,29岁出家,35岁时坐在菩提树下冥思,顿悟了生死最终成佛。

 

图为净慈寺内的佛祖像



成佛后他手提钵盂开始行乞,遵循着“过午不食、日中一食” 的沙门戒律,瘦的骨瘦如柴,却坚持布道传教长达49年,最后圆寂于双娑罗树下。

 

相关内容
马叙伦先生的笔记文学——写在马叙伦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 2025-04-30
乾隆借银修海塘 2025-04-28
声音档案馆——浙江记忆 | 65年前的今天,新安江水电站投产发电 2025-04-24
杭州城市燃气发展史话 2025-04-16
「读懂湘湖」渔浦华氏:医人以“仁”,是为“儒医” 2025-04-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