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李超:《恢复、道学、权臣:南…
“天地人——纪念黄宾虹诞辰1…
讲座纪要 | 杭州寻宋:从孔…
新书 | 夏承焘师友信札
 
特别关注
 
太虚大师与净慈寺
立夏乌米饭的来历
高宗:哪里还有像杭州这样,能…
马叙伦先生的笔记文学——写在…
杭城旧影
 
七重天
来源:  作者:  日期:2020-09-01

西华大厦.jpg

七重天位于解放路与浣纱路交叉口的井亭桥边。它刚问世时,是当时杭州的最高建筑(七层楼),俗称“七重天”。因其底层为“西华眼镜店”,又名西华大厦。

晚清时期,杭州的建筑,多为一至二层的泥木结构,荷载较轻,一般采用素土夯实后铺石板,上设柱石作为基础,民国初期,开始出现二至三层的砖混结构建筑。直至1920年代,在清河坊、太平坊、保佑坊、井亭桥一带开始出现砖石混合结构和水门汀(水泥)结构的“洋”楼建筑,如兴业银行、张允升百货店、七重天等。

七重天占地面积1.35亩,建筑面积1千多平方米,其西侧为六层,东侧为七层,南邻解放路,北近平远里,建筑风格仿欧洲现代主义,立面以竖线条为主,不事雕饰,简洁明快。大楼用钢筋水泥浇砌地基和外墙,一楼地坪以水磨石或水泥铺设,二楼以上则采用钢窗腊地板,整幢建筑朴素大方,富有现代主义的气息。

这幢动工于1935年,竣工于1936年的华厦一经落成,即成为井亭桥官巷口一带的标志性建筑。当时有人撰文赞曰:“杭州之欧式建筑,首推杭州城站……其材料已由青红砖而为大石,近年来盛行钢筋水泥,去岁之建业大厦,今年之中华局址,盖已皆为此类新式建筑……今年井亭桥畔之西华大厦又以七层高楼矗立吾人眼前,崇楼杰阁,此时遂可睥眤杭市。”杭州市民也亲切地称呼20高的西华大厦为“七重天”。

七重天建成后一直为电力公司的办公楼,现在的门牌是:“解放路124号”。

相关内容
云端档案丨通济桥 2025-05-06
早期大运河影像(1859-1949)——战争、灾难与重生 2025-04-17
云端档案丨茅塘古私塾 2025-04-17
史话杭州·文化渊薮:香积寺石塔 2025-04-16
早期大运河影像(1859-1949)——历史建筑与变迁 2025-04-1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