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杭韵缥缃——把历史读给你听①
书讯 |《杭州文史》第41辑
《谈美育》:为大众读者提供一…
结营回顾 | “文史探秘·杭…
 
特别关注
 
苏轼与望湖楼
杭韵缥缃——把历史读给你听①
原来宋人这样过重阳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设回顾
禹杭履迹
 
社科讲堂 | 上城地名故事:皮市巷,藏在繁华街市里的革命火种
来源:杭州社科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3-13

升平巷,今为皮市。内有上四眼井、下四眼井、玉阳庵。

——《西湖游览志》卷十三载

杭州,一座千年的文化名城,是历史赋予了其蕴含的江南诗意和东方韵律,沿着城市内部大大小小的街巷地名延展开来。历史建筑犹如镶嵌于杭城这块华光美玉间的绚烂明珠,历经时光雕琢,沉淀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值得纪念的红色资源。

本期社科三分钟来到了皮市巷,虽长仅数百米,却饱经历史沧桑,铭刻红色记忆。这是浙江团组织和党组织的发源地,也是浙江红色革命活动的发源地。

微信图片_20230313094852.jpg

皮市巷,南起解放路,与茅廊巷相对,北至庆春路,与六克巷相对。该巷以永宁院为界,界南为上皮市巷,界北为下皮市巷。

南宋时,这儿聚集了许多皮具作坊,经营皮具生意,故名皮市巷。硝皮时气味浓烈,常令路人掩鼻而过,然经硝皮处理后的皮裘却是上好的御寒之物。有好事者把它喻为科举,作打油诗云:“伐毛淡髓马牛羊,毒雾腥风未可当。变体文章腾虎豹,求名宜亦祷皮场。”还曾设富藏库,已收管昂贵皮裘,后改为元帅庙。明代称福佑巷、升平巷。清代先称福佑巷,后称皮市巷。1966年改名阳光巷,1981年恢复旧名。

微信图片_20230313094854.png

皮市巷103、105号及北侧建筑群,东至皮市巷,北至宗文弄,白墙黑瓦的民国建筑群,留存着旧时江南水乡古城的模样,且与背后玻璃幕墙的摩天楼,形成了古老与现代和谐共生的都市场景。作为一条年代久远的小巷,皮市巷穿插在杭城最为繁华的闹市区之中,虽不再热闹如往常,却仍残留着一抹曾经繁华的影子。

微信图片_20230313094859.png

在皮市巷3号,曾诞生了一颗红色火种燃烧成光耀的绚丽朝阳。对于杭州来说,一切始于1922年的那个9月。4个20多岁的革命者在杭州皮市巷的秘密集会,中共领导下的第一场现代农民运动策划于此,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中国共产党杭州第一个党小组相继成立于此。也正是这一代人的觉醒,唤醒了一个民族,一代又一代代人的传承,将红色故事续写。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苏轼与望湖楼 2025-10-31
原来宋人这样过重阳 2025-10-29
深宫雅事:从衣食住行看南宋宫廷的隐秘生活 2025-10-27
解码杭州塘,穿越千年的江南黄金水道 2025-10-27
恭圣仁烈皇后宅园 2025-10-2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