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讲座纪要 | 杭州寻宋:从孔…
新书 | 夏承焘师友信札
【讲座】包伟民:数据、货币、…
“杭韵缥缃”2025年杭城悦…
 
特别关注
 
高宗:哪里还有像杭州这样,能…
马叙伦先生的笔记文学——写在…
徐廷绶和五峰书院
乾隆借银修海塘
禹杭履迹
 
史话杭州·文化渊薮:万松书院
来源:杭州党史方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2-21

微信图片_20240221102841.jpg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将宋报恩寺旧址改建为书院,书院名取自唐朝白居易《夜归》中“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意境,曰“万松书院”。书院奉先圣孔子像,时请孔子第五十八代孙生员孔衢、孔绩来院掌供祠事,并世代相守。其后因战乱等种种原因屡圮屡建。康熙十年(1671年),浙江巡抚范承谟重建万松书院,改称太和书院。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康熙御书“浙水敷文”(“敷文”取“君子博学于文”之义)匾额,书院遂易名为敷文书院。乾隆也曾四度亲临,赐额“湖山萃秀”。

微信图片_20240221102844.jpg

万松书院 韩盛 摄

万松书院是杭州明清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书院,与当时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为杭城“四大书院”。书院又因梁山伯、祝英台同窗共读的民间传说而闻名。后因书院于清光绪年间迁至葵巷,原址逐渐荒废。

微信图片_20240221102846.jpg

《南巡盛典名胜图录》中的敷文书院图

2002年,万松书院依照明代格局重建后对外开放。2004年,杭州又增建万松书院国学馆“正谊堂”及部分配套设施,恢复了古代书院讲学、祭奠、藏书三大功能。2007年,“万松书缘”入选三评“西湖十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高宗:哪里还有像杭州这样,能抚平我的创伤? 2025-04-30
徐廷绶和五峰书院 2025-04-28
吉祥亭下万千枝——蔡襄与北宋杭州的牡丹欣赏 2025-04-28
杭州孔庙碑林藏历代名碑精选 ④丨南宋太学石经·毛诗(周颂) 2025-04-22
西湖风俗|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 2025-04-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