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包伟民教授四十年集大成之作《…
“三全本”上新|《梦粱录》:…
讲堂实录 | 宋书“尚意”
讲座预告 | 两宋杭州书法
 
特别关注
 
包伟民教授四十年集大成之作《…
关于在杭州高级中学建立中国共…
讲堂实录 | 宋书“尚意”
杭州解百的前身
杭城旧影
 
西湖这个地方,藏着杭州与世界对话的勇气
来源:水韵西湖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7-02

微信图片_2025-07-02_103606_356.jpg在西湖湖滨公园的志愿军雕像旁,两组铜雕默默矗立了20余年。

一组是年轻男女膝头摊开书本,手指划过书页,神情专注而热烈,仿佛下一秒就要蹦出几句英语;另一组是两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抱着词典,与背着双肩包的外国男生围成小圈,背景是西湖的湖光山色——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年轻人渴望了解世界的缩影。

它们定格的不仅是多年前年轻人学英语的场景,更是一座城市与世界对话的时代记忆。

微信图片_2025-07-02_103608_501.jpg

浙江省外文书店老照片(资料图)

1982 年前后,西湖边的法院路(现马可・波罗雕像附近)开了一家三层楼的外文书店。买完书的人们习惯坐在湖边翻阅,英语交流的声音渐渐汇聚成杭州最早的英语角。没有官方组织,没有固定旗号,甚至连“创始人”都难以追溯,但西湖很快成为杭州英语爱好者的 “圣地”。

清晨六点,年轻人带着收音机在湖边练听力,《新概念英语》的录音盖过西湖的浪声;

草坪上的辩论会:为了一个单词的用法,人们在志愿军雕像前的草坪旁争得面红耳赤;

跨国友谊的起点:杭州饭店(现香格里拉)门口的老外,成了最受欢迎的 “活教材”,马云正是在这里结识了澳大利亚友人Ken Morley,埋下改变命运的种子。

微信图片_2025-07-02_103610_600.jpg

马云与戴维•莫利当年在西湖边的合照(资料图)

90年代末到2000年初,六公园英语角迎来巅峰:每个周末聚集100-200 人,从湖滨延伸到一公园,人群中既有大学生、外贸从业者,也有水电工、仓库管理员;每当有老外刚走进公园,就被热情的人群团团围住,从“Where are you from?”聊到中国武侠、西湖传说;有人通过英语角进入外贸公司,有人考上托福出国留学,53岁的王际浙更是从仓库工逆袭为英语老师,把40年自学的口语传给更多人……

英语角练习的人群(网络图片)

六公园英语角的式微,恰是杭州国际化进程的注脚——当英语学习从“稀缺需求”变成“生活日常”,书吧、咖啡馆、甚至健身房里都出现了英语角;如今杭州的小学生能流畅和老外对话,70岁老人为了当亚运志愿者学英语,英语角的精神早已融入城市血液。

微信图片_2025-07-02_103618_872.jpg

这里凝固了一个时代的学习热忱——没有手机、没有 APP,人们靠一本词典、一张嘴,在西湖边凿开看世界的缝隙;对学英语的坚持比雕塑更动人 ——不是为了功利的“学英语”,而是对交流本身的热爱,对“看看外面世界”的永恒好奇。

微信图片_2025-07-02_103621_004.jpg

西湖的水,英语角的风,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有些东西会随时间淡去,但对世界的好奇,对连接的渴望,永远年轻。

若您路过六公园,不妨在铜雕前停驻片刻——您看见的不仅是两组雕像,更是一群人用语言丈量世界的勇气,是一座城市向未来敞开的胸怀。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


相关内容
西湖“十听” 2025-06-24
百年前的杭州运河掠影 2025-06-20
钱塘江大桥 ——烽火岁月中的“桥坚强” 2025-06-20
杭州记忆:跨越百年的湖山交响与城市史诗 2025-06-13
云端档案丨浙江邮务管理局旧址 2025-06-1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