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杭韵缥缃——把历史读给你听①
书讯 |《杭州文史》第41辑
《谈美育》:为大众读者提供一…
结营回顾 | “文史探秘·杭…
 
特别关注
 
苏轼与望湖楼
杭韵缥缃——把历史读给你听①
原来宋人这样过重阳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设回顾
禹杭履迹
 
近代杭州最早的日语学校——东文学社
来源:陈江明  作者:  日期:2017-03-21

原本闭关锁国的日本经明治维新一跃而成为东亚强国。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以及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既是对“老大帝国”中国的沉重打击,也从此使中国人对于向来视之为“蕞尔小邦”的日本刮目相看。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已提出向日本学习,以维新变法拯救中国。到20世纪初,清廷为挽救危亡命运而施行“新政”,措施之一是鼓励中国人包括八旗子弟游学日本,近代杭州第一所日语学校——“东文学社”因此应运而生。


东文学社总理金梁(晚年像)


中国近代史上名叫东文学社的教育机构有很多。相比其他的东文学社,杭州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由杭州八旗驻防满洲旗人凤瑞及其次子椿梁创办,凤瑞的小儿子金梁任总理,地点在杭州八旗驻防营(即旗营,今湖滨一带)内。旗营中人竟会创设日语学校,可见当时被视为顽固势力的八旗子弟也已觉悟到只有向外国学习才能拯救他们的王朝。


学社既名“东文”,其办学重点即是日文教育。为此创办人邀请日本人村山正隆(系日本驻杭领事馆书记官)、伊藤贤道(系杭州日文学堂总理)参与创办,还聘请了日本人横山晋、嵯峨崎、松本义成等为主要教师。学社还设有蒙文班,可见它主要是一所语言培训学校,相当于如今外国语大学中的东方语言文学系。学社师资阵容强大,如晚清著名古文家、汉译外国小说家林琴南也在学社任教,且教学有特色,一时间成为青年学子学习新学的热门场所。民国早期政坛的著名人物林长民(字宗孟)就是东文学社的学生。林父长期在浙江各地任地方官,其家眷常寓杭州。林长民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进入东文学社学习日文,毕业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法律。他的女儿即民国著名的美女加才女林徽因,就是于其父就学东文学社那一年出生在杭州。


杭州八旗驻防营城图


东文学社除教学外还出版教科书。中国的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2册铅印本《汉文典》(也称《教科适用汉文典》,日本金港堂1898年原版),系日人猪狩幸之助著的汉语文法教材、王克昌译,就是杭州东文学社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版的。此教科书内容包括“品词篇”“单文篇”“复文篇”“多义文字篇”“同义文字篇”“同音相通篇”等,可能是东文学社自用并供他校使用,可见中文教育也属学社的教育科目。


宣统元年(1909),学社创办人椿梁因所掌管的旗营银库出现巨额亏空被举报革职,东文学社遂而停办。后来还有人对这个学校念念不忘,有一首诗咏东文学社云:“瀛社观书半少年,一般裙屐自翩翩。紫微郎去弦歌歇,流水斜阳意渺然。”从诗中可以想见当时学社教育的情形。



相关内容
苏轼与望湖楼 2025-10-31
原来宋人这样过重阳 2025-10-29
深宫雅事:从衣食住行看南宋宫廷的隐秘生活 2025-10-27
解码杭州塘,穿越千年的江南黄金水道 2025-10-27
恭圣仁烈皇后宅园 2025-10-2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