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陈红民|杨菁著《无问西东:抗…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招募,…
预告|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
【宋韵溯源】吴越国考古│发掘…
 
特别关注
 
龙井寺与龙井
杭州贡院旁的“赛西湖”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招募,…
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爱莲…
 
杭州比大都更重要 马可波罗游记给杭州带来了什么
来源:  作者:  日期:2010-11-15

  据《今日早报》报道在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以前,西方人对东方的地理知识始终基本上局限于托勒密(公元90年-168年)的时代。在托勒密世界地图上,东亚是混沌一片。

  14、15世纪,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游记中,杭州被叫做“Quinsay”。

  这个词后来多次出现在15、16世纪的西方古老地图上。其中,一张绘于1581年的“飞马亚洲”地图,就是代表作之一。

  这张地图用飞马的形象来表现亚洲。“马首是小亚细亚,后领是亚美尼亚,颈部是西亚,右翼是斯基泰,左翼是鞑靼,从后腰到右后腿是印度,左后腿是马来半岛……”元代杭州研究的先行者、浙江大学黄时鉴教授介绍说。

  那么中国呢?“在马尾。”黄时鉴指了指说,可是马尾上只标着一个单词,就是“Quinsay”。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如果单是对城市本身的描写,杭州的篇幅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大都北京。有人统计过,体量约占到全书的十五分之一。”

  在昨天的论坛上,黄时鉴作了《马可波罗游记与西方古地图上的杭州》的主题发言,展示了他的新发现——正是在马可波罗记下Quinsay,并对它做了大量描述以后,杭州才开始受到西方人的注意,明显地表现在西方人绘制的古地图上。

  受马可波罗的影响,杭州成为是西方制图家非常看重的中国城市。因而在一些著名的地图上,如果只标出很少的地名,一定有Quinsay,甚至只标出Quinsay。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的西方,知道杭州的人,肯定比知道大都的人要多。”黄时鉴说。

  更有甚者,直到17世纪早期,一些西方制图家在描绘明代中国首都顺天(北京)时,实际上还是根据马可波罗描述的杭州来下笔的。

  直到1655年,意大利人卫匡国(Martino Martini)的《中国新地图集》问世,这种模糊混乱的情况才告结束。卫匡国将杭州标为Hangcheu——这个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汉语发音。

  “从马可波罗游记成书的13世纪末,直到1655年,可以说,《游记》对杭州的描述,影响了西方制图学300多年时间。”黄时鉴说。

来源:浙江在线
 

相关内容
“辛亥革命与杭州”研究论坛在杭开幕 2011-09-15
纪念百年辛亥革命 举办大型学术论坛 2011-09-15
“元代杭州论坛”揭开六百年尘封辉煌 2010-11-15
近百专家共论600年前杭州盛况 元代时的杭州相当于现在的上海 2010-11-15
六百多年前古地图上有西湖 马可波罗游记中杭州篇幅占1/15 2010-11-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